研究交流

研究交流

会议讲座论著观点科研项目
首页>研究交流>会议讲座

202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0-28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冲击,10月25日以“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为主题的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依托腾讯会议,采用线上方式成功举办。智社平台进行了直播,3061人次在线观看。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所的60余名社会治理与社区研究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形成原因、内在关联机制及疫情下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建议。

 论坛由四个单元组成,分别为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新冠疫情下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和智慧社区与社区治理。


一、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



第一单元由中南大学李斌教授主持,李强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做了主题发言,王天夫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从中国社会及人们行为方式的变迁、社区功能与社会治理、新冠疫情对中国政府决策和制定战略产生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后疫情时期的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强调注重疫情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以疫情下基层防控与新清河实验为例,强调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注重新的社会治理功能在社区层次产生。此外,分析讨论了疫情下中国的政府决策、中美关系等,指出社会学对此更多是国内研究,对国际关注较少,这为未来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研究指引方向。

深圳大学丁学良教授从售后管理角度讨论快递外卖。结合疫情期间在深圳、上海、汕头三地观察及对本地工商界访问,发现疫情期间增长最快的是快递外卖行业,且在深圳的密集程度最高。丁教授基于前期研究,指出快递从业人员多元化,快递行业的贡献值得肯定,同时关注到快递行业的负面影响,提出快递外卖行业在城市交通中存在安全隐患及对整体环境污染的问题。

清华大学副教授何晓斌从社区概念、社区研究的视角和中国社区发展,引申到自己对社区研究的方向性导引视角。指出可从组织域视角研究社区,更侧重于结构化分析,聚焦于社区内的组织分析和组织之间的互动博弈,引入社会网络的分析,有助于发现重点。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徐琴梳理以往文献指出社会治理中“三共”存在的困境大多会归结为社会层面的公共性不足,对此关键在于培育公民的合作性,并对培养合作性提出体系再造、机制创设、能力建设、政策支持的建议,最终目标是构建强政府、强社会、强市场的合作治理新格局。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赵立波教授以青岛市地区专职网格党建指导员骨干下沉机制的一些情况为切入点,从治理的主体、流程架构、沟通主体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实践从短期成效并指出存在制度不够健全、保障不充分、人员储备不足的情况,并从实践层面、制度层面、理论层面提出优化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研究员胡杰成从政策研究的角度分析“十四五”社区治理的焦点问题、体制机制短板与改革举措。提出目前焦点问题集中在社区服务缺口比较大、基层的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等6点,体制机制短板集中三方面,并对未来新形势新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

清华大学王天夫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指出每位发言人的题目各有特色,有三个明显的主题,其一是围绕社区建设基层社区治理;其二是社区的具体治理方式和治理模式上的探索;其三是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探索。从疫情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的影响,到实地实践中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创新、经验总结以及理论和政策上的探讨,内容非常丰富。


二、新冠疫情下的社区治理



第二单元由清华大学郑路副教授主持,李斌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冠疫情下社区治理进行了主题发言,甘满堂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中南大学李斌教授在新冠疫情下结合大环境提出构建国家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应对机制。肯定了非典疫情后国家应对机制的改善对此次新冠疫情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存在疫情信息不对等等问题,强调党的组织能力或政府的组织能力的建设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新型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依靠以民生为本的政府强大组织能力,有高境界且门类齐全的科学技术、网络与平台,有以心为国,弘扬民族利益的国民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连宏萍教授在疫情防控场景下审视网格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管理还是自治进行讨论,指出网格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缺少系统的思维与机制、私密意识增强导致信息采集障碍等问题,提出重新构造一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期实现在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机合作的框架体系下促进发挥网格化作用的探究路径。

湖南女子学院刘海云老师研究的问题是大流动与大阻隔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御的边界问题。指出在大阻隔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社会心态、社会生活及社会秩序三方面挑战,倾向于一种非常好的疫情防控模式;在大流动的背景之下,倾向于一种兼具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种模式,且在阐述中提出具体的建议。

中南大学黄改博士运用社区韧性理论,探讨在基层抗疫的实践中基层社区的三大核心机制:筛选、阻隔与保障怎样发挥作用,如何使国家权力与城乡地方性知识对接和融合。同时指出社区精英权责不对、社区成员参与不足等基层社区治理短板,建议从党建引领下对基层社区还权赋能,将“非常态化管理”理念引入基层治理并进一步培育和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将社区韧性植根于社区文化的培育,从而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清华大学张鸿福博士结合在H社区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反思新冠疫情期间的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动态分析了不同治理模式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对如何实现多主体优势互补,共同治理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认为推动社区真正走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努力推动强政府和强社会的双强治理模式。

中南大学艾冬丽博士关注新冠疫情与泛污名化现象的联系。在新冠疫情现实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相互融合的语境中,从疾病领域到泛污名化的过程的发展、泛污名化的动员转向、文化的多重逻辑因素层层递进、深入挖掘,最后提出从个人层面、群体角度、国家层面进行治理的路径。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点评。指出第二单元非常契合当下的主题。从分类来看,学者从宏观、微观对新冠疫情与社区防疫治理进行剖析,并展开细致阐述。从顺序来看,学者强调对网格化治理需深入反思。在肯定各位发言人选题角度新颖,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时,鼓励学者更进一步思考。


三、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


第三单元由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主持,甘满堂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进行主题发言,叶鹏飞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有关老年协会涉案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基层老年协会“涉恶”多与本地土地被征用问题相关;涉恶犯罪的多被称为“借老年协会名义进行有组织犯罪”;在地域分布上,以福建、浙江两省居多。认为“涉恶”只是个案,当作“恶势力”处理欠妥,并提出需要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中玉副教授从社会学的经典议题“社区与社会”的非对立性入手,提炼出三种“社区”生产路径,即政治叙事,职业化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行动者在共同体生产过程中,动员政府和市场力量作为社区自组织的资源,要处理好与政府和市场等相关行动者的关系,在与这些行动者的复杂互动中实现社区自组织。

云南大学胡仕林副研究员从法律角度研究社会治理,在元治理视角下指出业主委员会成立难总体上是国家在促进自治与必要控制之间失去平衡所导致,并从理念、制度和行动层面提出树立支持业委会成立发展的导向、完善和优化业委会成立规则、强化基层党政力量对成立业委会的行动支持的对策。

南京农业大学刘影老师基于南京市M社区的社区营造实践,以一家养老型社会组织为例,分析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营造立项、实施、结项的不同阶段采取的实践策略,探究其如何从被动嵌入,采用策略进行局部创新,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跨界互鉴与角色反思。社会组织如何超脱短期工具性发展层面,更多聚焦于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

山西大学蔡斯敏老师从个体化趋向下新“公共性”的建构这一时代命题入手,探究如何形成有效的联结机制,在新的社区场域重新协调凝聚差异化的个体使之组成有机整体,提出如何动员社区自组织实现良性发展,提升社区自组织动员力,促进治理主体有机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清华大学杨圆圆博士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C市两个不同类型的小区开展田野调查,探索在商品房小区和单位制小区中居委会发挥职能的方式,进而探讨社区居委会在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演变与角色定位。指出社区居委会改革的方向不是千篇一律,应基于它本身嵌入的环境中,政策层面应承认多元性,支持不同社区借助政府、社会组织和团体可提供的资源发挥好“发动机”和“紧急按钮”的作用。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张乃仁副研究员基于9省27市的调查报告,对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可持续生计与激励机制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激励机制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经济激励、发展激励和认同激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建议从探索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增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协同效应等方面来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指出社会治理最核心的特征是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力量参与这一议题愈来愈重要。肯定各位发言者主题鲜明,包括社会组织和政府的交互关系、业委会、居委会力量与作用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关注到基层老年协会涉恶问题、分享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等都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


四、智慧社区与社区治理


第四单元由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主持,李敏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围绕智慧社区与社区治理进行了主题发言,葛天任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基于内蒙古自治区蒙汉杂居C社区的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年龄、居住时间、个体经验、社区参与、邻里交往、社区公约是影响C社区人际信任构建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助推民族文化交往的介入策略,以此构建人际信任,推动杂居社区向互嵌型社区发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胡宝荣副教授基于对中国较发达地区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的实地调研,发现智慧社区治理推进体系化深度融合依赖于信息技术支撑、立足大数据智能研判、依托智安小区建设,离不开社会多元参与,因此应高度重视社区安全治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稳步推进治安小区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社区警务、建立健全智慧参与机制、努力拓展建设经费来源、高度重视数据信息安全、做到社会活力与有序兼具,以此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安徽师范大学丁建文老师在历时性分析视角下,以H市F智慧社区建设为例,分析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揭示智慧社区建设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实践困境。指出文化理念、制度安排与组织机制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成效,且智慧社区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居民需求为本的建设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不断优化创新智慧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张心仪博士基于对我国S省和G省智慧社区建设状况的考察,构建出社区智慧化水平数字化、网络化和智慧化的三层维度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基层行动者的作用,提出加强智慧社区概念宣传,提升职能部门协同度,重视社区居民作用的策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钱志远老师基于翠苑“职业物闹”事件,发现物业公司通过组建职业团队、网络煽动、操纵投票和谋利型上访等方式操纵业主自治。面对市场力量的入侵,翠苑业委会通过自我检举、行政诉讼、联名信访和引导舆论等方式展开抗争。随着业委会抗争失败,业主自治被市场力量所操纵,社区陷入了“裹挟的自治”。“裹挟的自治”这一概念对于反思社区业主自治、推进基层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是对“国家-社会”关系视角研究社区治理的有益补充。
华东理工大学刘慧博士从人际网络结构角度研究,认为城市商品房社区的性质是部分熟人社区,并以一个老旧商品房社区作为田野地点,从横向纵向、人熟面熟维度,将部分熟人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考查这四种部分熟人的形成过程。提出国家想要打造熟人社区,但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共同形塑社区性质,即考核制度下的理想社区没必要熟与信息化时代下的不想熟,将打造过程止步于部分熟人社区。
清华大学安超博士后以劳动人民的闲暇为切入口,对传统乡村的公共闲暇生活及其公共价值进行研究。认为传统乡村的公共闲暇生活主要包括以叙事为特征的公共闲聊及生计和自由兼具的制度性闲暇活动。公共闲暇是个体拥有自由出入公共空间,与他人进行交往性活动的权利,是否拥有与陌生人建立长期联系,进行长期交谈是公共闲暇的主要特征。公共闲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共享但不必是同一的世界,形成一种促进差异性理解的精神,这也是乡村闲暇传统的现代价值。
同济大学葛天任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其一,所有研究都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理论自觉,关注的问题细致且聚焦,都有理论建构或理论对话的自觉,这为今后社区治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讨论和对话的基础,也有助于社区研究从分散化、初步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有核心理论框架的阶段。其二,研究都在讨论三种张力:管制和自治的张力,技术和治理的张力及社会和社区的张力。其三,民族融合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犯罪和安全议题应成为社区研究很重要的部分;针对智慧治理或数字治理,技术和治理如何融合,以及治理如何转型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韧性社区即公共危机或高风险社会下的社区建设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注意;社区研究应在理论和方法上更突出比较视野和国际视角,这样有助于把社区研究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阶段。


最后,李强教授对本次分论坛进行了总结。对各位专家学者对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社区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学缘起于社区,社区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肯定参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现实,对社会治理和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继续围绕社区这个主题挖掘、创造,关注并投身于社区研究之中。




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联系人:林老师

电话:+86-10-62793859

邮箱:czh_cxtc@126.com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明斋

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微信公众

社区研究之窗

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微信公众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研究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京ICP备13299681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中心概况法律法规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